1130831志工培訓&佛學講座3
服務-2
所以這就是人的自私的地方,雖然不會想到,一般人都不會,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幫別人,但是….做不到為什麼 ,做好事的時候會有很多的障礙,那做壞事的時候,一拍即合!
因為你本身的負能量多,一講到負能量的人,負能量的事情的時候,負荷你的人就多,障礙你的人就更少了,大部分的人都有業力,負能量比較多一點,自然而然大家就不會阻止,你的障礙相對的會比較少,我們就很容易造成錯誤,講錯話做錯事的原因,就是這麼簡單!
也就是我們再講明顯一點,就是你的習慣性,習性有了這樣的錯誤和想法,已經變成習慣性,大家都有這樣的習慣性,知道自己有毛病的人,少之又少,我們成功的人比較少的原因,失敗的人反而比較多的,原因就是在這裡。
這就是內心的煩躁,做出來的一件事情,煩躁所做出來的事情,就是自私的事情較多的原因,就是我們容易失敗的原因,為了能夠得到成功多一點,失敗相對的少一點,要達到這樣的效果,我們就要做出相應的措施,要做什麼樣的措施!
比如說;自己多學一點專業的知識,或者是多親近一些成功人士,或者是多請教一些經驗豐富有經驗的老人,或者是成功人士,你的正能量會比較多,有成功人士的開導,你一傾聽的時候,自然而然會把你拉起來,不用他們真正的出手,你只是在旁邊去揣摩複製就可以了。
說起成功的道路聽起來好像很簡單,做起來就很困難了,因為剛開始你要親近這樣的人,他也會懷疑排斥你,同時又會排擠你,又不信任你,不信任你的緣故,你有接近他們的動作,這些步驟都需要你的耐心,你的毅力,你的堅持,慢慢展現你的誠意,誠意不是看一下誠意,他就看到了,他是需要經過在一起對彼此互相的了解,他才會慢慢的信任你。
首先第一個做的是…………佛說;在六度當中講的很清楚,是布施! 布施是什麼?
什麼樣的功德? 布施的功德會把執著貪婪自私的心打開,因為我們執著的東西,執著自己太重要,因為有這樣的想法,我們不斷去做的時候,就變成除了你之外都是你的敵人,假如說你布施,也就用我們現在的語言來講叫做分享,如果你懂得分享的時候,分享的東西不一定是高貴的,有物質的價值,但是,你的熱心是無價,人家可以感受的到你的分享的心的溫暖的,只要有機會讓你賺錢,或者是有工作的機會,或者是吃飯的機會,一定會找你讓你碰上了,人家也會自然而然用非常熱烈的形式,歡迎你加入他們!
這就是我們行六度的第一度布施! 布施不要想說要送給別人不是! 藉由別人接受你的分享,應該是你要感到感恩才對,這個社會當中,一般就覺得只要講到布施,那就是乞丐了,就是我要給他,我哪有那個能力,我有我自己花就好了,要吃自己要去掙錢,一天到晚一直跟別人化緣,要人家一直去布施布施。
有這樣的感覺,這個是什麼一原因? 原因就是對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這六度的法船不了解!
他是直接提昇你,超越你昨天的你,今天的你,超越昨天的你,這個最佳最快速的方法。
第二個是持戒! 就是我們犯戒,犯錯!導致我們帶來災禍,守好自己的身體語言跟拙劣的想法,縱使有想法的話,也不要去講,也不要去做,規範自己的方法,因為你學佛!
學佛是什麼意思? 就是剛剛講過,學佛的目的就是超越輪迴!輪迴是什麼? 惡性循環!是不是這樣,他持戒的意思就是沒有守戒,也就是說沒有守住你,導致招來災禍的根源,守戒是叫你去斬斷,不要去做! 守好自己的本分,不要去違規,並不是你叫你去守戒,你就變成幫佛守戒,幫師父守戒了,有這樣的錯誤的價值跟認知,你就永遠沒辦法提昇,很多人學佛之後,越學越執著,越學越煩惱。
也有很多是學佛之後,每天都是相對的散發著快樂,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,一般來講都是持戒帶來的才有這般快樂的因子。
不守戒對自己招來災禍的事情,就是比較多,對別人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,你也沒有那個膽子捅人,你捅人家人家會捅,捅一次人家會捅,捅你三次,所以膽子沒那麼大,不斷的有錯誤的想法,會導致你不斷的講錯話,做錯事情一直不斷的刺激,終將進入到惡性循環的深淵裡。
社會要繁榮,社會要祥和,需要溫馨的話必須要有,佛教講的慈悲,也就是我們講簡單一點,就是要有服務的熱誠和耐心與毅力,政府也好,民間也好,不斷的發起所謂的愛心服務,服務有很多種,如果分門別類的話,那太多了。
首先第一個服務是……服務自己,不是服務別人,你把自己想的太偉大了,你也做不出來你是認為幫人家服務,實際上你讓更多人幫你服務,幫你擦屁股,首先第一個任務是服務好自己,這個就是第一個服務,所以佛教裏面講什麼,自利而利他,自己都沒有辦法幫助自己的時候,你怎麼會有多餘的能量去幫助別人,多餘的智慧去幫助別人,多餘的金錢去幫助別人,多餘的時間去幫助別人。
一般來講,首先佛教是講說自利利他,是對照佛教,根據現在的社會觀跟大家分享,你們是活在社會當中,而沒有進入佛法,是對佛法不太了解,進入對照才能夠知道,佛教不是宗教,不要把佛教拉得太低了,他是超越宗教,超越了人性,把劣根性的人性完全斬斷,把人的本來純潔、乾凈、溫馨、溫暖的心完全凸顯,這就是佛教的方法。
待續.